欢迎访问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官方网站!
目
1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常规 > 正文

以清零之姿,再创高新教育新高地

  为提升全体教师对学校文化、办学目标的理解能力和对“导学用大课堂”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教师队伍集团化建设的进程,培养更多富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实现高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海川教育集团在我校体育馆举行了为期四天的研修活动。

专家引领,深入解读“三自教育”内涵

 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部长高一鸣首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题为《三自教育:文化、理念与行动》的专题讲座。高部长系统解读了学校“志和”文化和“三自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即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导学用”大课堂的上课流程及其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升级与迭代过程。此外,高部长特别强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兼具“术”与“道”的双重追求:“术”是路径、是方法,指教育策略与育人技巧;“道”是方向、是根本,指教育理想与育人情怀。唯有将扎实的“术”与高远的“道”相结合,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才能真正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智库教育范伟玲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解读“导学用”大课堂——它强调以导促学、以学致用、用中升华,形成了“导—学—用”闭环教学结构。同时,范教授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导学用”课堂教学流程的科学性与实操性,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聚焦未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活动特邀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燃教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及专业成长——AI 赋能的路径与实践》的前沿报告。鲁教授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引导老师们接触“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前瞻性观点,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与深入思考。同时,鲁教授还结合具体实践进行示例,为教师构建更高质课堂提供脚手架。

苏悦老师带来《AI赋能教学实操——AIGC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讲座,带领老师们学习AIGC在备课、授课、制作智能数字人等环节的实操技巧,还结合案例拆解AI生成课件、分析学习数据等步骤。现场老师们积极互动提问,气氛热烈,既让大家掌握实用技能,也打开了AI赋能课堂的新思路。






分学段深入研讨,共享实践智慧

各学校围绕“三自教育”的实践探索,聚焦其实施路径与方法,开展了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

杨洪波、李香菊两位副校长,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创设趣味课程、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的成功经验。

张伟、王若兰两位校长接力,围绕“三自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深化实施,从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管理、生涯规划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生动展示。

聚焦学科高考,把脉教学方向

紧接着,我校组织了分学科专题研讨活动,聚焦九大学科高考研究。各学科邀请学科专家与教研组共同参与,以近年高考真题为切入点,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命题趋势、核心考点、能力要求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研讨重点围绕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规律,明确其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意义,为教师后续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依据。






名师分享,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

 清北班刘惠老师以《高中语文学科育人路径与实践探索》为题展开分享,她紧扣当下语文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从“育人内涵”“实践创新”“深耕课堂”“教育本质”四个核心维度,系统阐述了高中语文学科如何突破困境、落实育人目标——既剖析了语文育人的核心价值,也分享了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策略,更强调了立足课堂主阵地的深耕路径。王慧卿校长在点评中对此次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分享兼具深度与实用性,是一次“有思想、有格局、有认知、有方法、有逻辑”的优质交流。

清北班班主任白艳华老师以《科学规划阶段性专一——关于教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二弹》为题作报告,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多维度分享:首先强调班级教师团队协作是育人根基;接着分享针对学生特点的精细化班级管理策略;随后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内省到自信再到霸气”,助力建立心理韧性;提出多样化方式提升学生格局与认知;重点讲解学科底层逻辑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思维;最后结合学习阶段,分享科学规划与提升的分阶段方案,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清晰路径。

王洪华主任作《班级管理那些事儿》报告分享,从“道(唤醒自我)、术(责任执行)、势(平台支撑)”三个方面展开。“道”的层面,讲解如何通过思想觉悟激发自身内驱力,从而引导学生的自我唤醒;“术”的部分,分享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执行精细化落地的管理方法;“势”的维度,介绍搭建家校协同、班级文化等支撑平台的路径,内容实用,为班级管理提供清晰思路。






 袁希法老师在《从优秀到拔尖,我的育花路》的分享里,从三个关键角度解读拔尖教育密码。其一,他以“不忘初心,长存敬畏”为教育底色,着力引导学生锚定远大目标,夯实成长方向;其二,他坚守“爱”字当头的教育准则,在真诚关怀中构建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其三,他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在专属赛道突破进阶、实现拔尖。高部长高度赞扬两位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并特别强调,“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定得兼具爱心、童心、慧心”。

读书分享助成长,困点研讨破难题

活动特设读书分享会与困点问题大讨论环节,实验部、海川部、国际部三部门联动,聚焦“学习力”“情意力”“生命力”“弹性课时”“聚智集备”“数智学案”“学法指导”七大核心议题深度研讨。 各部门结合教学实践,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激活自我管理能力、优化课时安排、强化集体备课效能、升级智慧学案设计、细化学法指导等方向交换思路,碰撞出实用解决方案,为破解教学痛点、提质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总结,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王慧卿校长总结:以初心致远方,以合力赴新程,王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分享四点真切感想。其一,她深感感动与欣喜——越来越多学校因认同“三自教育”理念主动加入海川教育集团,这份认可让团队更有动力凝聚育人合力;其二,她直言满是幸运,既得高一鸣部长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引,又能与志同道合、深耕教育的同事并肩,同行的温暖与力量是前行重要支撑;其三,她坚信对教育的敬畏心、对育人的担当,是团队沉心办学、成就事业的根本,唯有心怀敬畏、肩扛责任方能行稳致远;其四,她向集团分校寄予期许,希望各校深悟“三自教育”核心,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携手为海川教育集团的美好未来奋斗。






高部长最后特别强调:海川教育集团应充分借助专家的智慧与力量,以深入研究、积极推广“三自教育”为重要使命,始终坚持科学育人的方向。要高度重视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不断增强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引领性。同时,要大力推进集团内智慧共享,促进各校协同共进,致力于富有底蕴的集团学校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与成就感,最终共同肩负起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

以 “清零” 蓄势,谋新程发展

最后,学校领导主持召开新学期工作要点部署会,系统梳理工作脉络,围绕年度目标,为学校发展擘画清晰路径。会上,首先公布新学期教师岗位安排,确保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教学工作平稳衔接;同步总结上一年度教育教学成果,既肯定全体教职工在 “三自教育” 推进、“导学用大课堂” 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也客观分析现存不足,为新学期改进方向提供依据。此次部署会明确提出新年度核心口号 ——“以清零之姿,再造高新教育新高地”,号召全体教职工摒弃过往成绩的束缚,以空杯心态、奋斗姿态迎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