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官方网站!
目
1
课程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程建设 > 正文

聚势赋能 向光而行||高一鸣部长:科学育人,文化铸魂,躬耕践行献高新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2024年8月27日上午,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高一鸣部长在海川教育集团教师培训讲座中,为我们深刻讲解了海川教育集团运营模式、办学理念,揭开了“导学用大课堂”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神秘面纱,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前瞻布局。

1.jpg

探析海川教育集团的成功之道

高一鸣部长以他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剖析了海川教育集团的成功之道,高一鸣部长特别强调了“会用人”、“能够复制的先进办学理念”以及“理解课程,懂课程”这三大关键因素。在谈及“理解课程,懂课程”这一层面时,他以培训老师与学校教师的区别为切入点,为我们揭示了育人的重要性,这种以育人为导向的课程理解,使得海川教育集团的教师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此外,高一鸣部长还强调了“抓住过程”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教学策略。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准确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种对教学过程的精准把握,正是海川教育集团能够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什么是“导学用大课堂”?

高一鸣部长在会议中,详细阐述了“导学用大课堂”的核心理念、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运用等相关内容。“导学用大课堂”以“学生实践性学习”为核心,强调“真实性情境活动”为载体,遵循“学—导—用一致性”原则,是“三自教育”立体育人范式的核心理论与实践路径。通过生命本位、素养导向、学导一体、学用合一及异步发展等核心理念,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到高阶思维发展的跨越,以及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革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827180159.jpg

“导学用大课堂”教育理念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其核心理念中的“素养导向”,精准捕捉了教育发展的核心脉搏,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特别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部长将学习能力置于教育首位,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终身学习的坚实道路。教师的角色在此理念下更显关键,高部长指出在新课改要求下,高新区的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单一教学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从评价主导者转变为评价参与者。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高新区的教师们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创新“大单元”教学模式、开展“说高考”教学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需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未知,开拓未来。

“学导一体”与“学用合一”作为教学的两大支柱,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的互动模式。学生的主动学习成为教师指导的逻辑起点,而教师的精准引导则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坚实后盾。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不仅激活了课堂活力,更提升了教学成效。同时,通过强调知识的即时应用与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融合与提升。

而“异步发展”理念,则深刻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追求。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展现独特的光芒。这一理念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与包容,更为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迈出创新性的重要一步,全面推行教学范式从选拔为先向学生发展为先的转变。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以学案为自学载体、微课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效学习模式。通过五环教学模式——“自学检测、明确任务、合作探究、整体建构、达标检测”,结合“学以致用”理念,确保学生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同时,课后强化日清梳理与周清复盘,辅以全程个性化辅导,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学校还注重激励机制,通过正面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更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高部长提出的“导学用大课堂”,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教育本质深刻理解的体现。他强调教育应当是生命的激励、鼓舞与唤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高新区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成为此类教育形式的践行者,回归教育的本真,用心去倾听每一个生命的声音。

筑梦高新教育新篇章

在筑梦高新教育的新征程上,高一鸣部长以“科学育人、文化铸魂,躬耕践行献高新”为墨,浓墨重彩地勾勒出2025年高新教育的主旨理念,这不仅是对过往教育文化精髓的深刻提炼与全面升级,更是从传统的、具象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向以文化为核心、以育人为灵魂的区域教育文化建设的一次华丽转身。这一教育信念不仅是高新教育对当前教育形势的深刻反思与积极回应,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清晰定位与坚定承诺。更坚定的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827181427.jpg

高一鸣部长在会议中不仅谈及了过去一年高新教育的新变化。还结合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描绘了未来一年,学校文化建设怎样落地。高一鸣部长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其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倡导教师应注重仪表端庄、举止得体,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高部长还在讲话中强调,学校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制度的完善和环境的布置,更在于营造一种温馨、关怀的人文氛围,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领导层以身作则,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例如:当教师面临结婚等人生大事时,学校领导不仅要表达诚挚的祝福,还要积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教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有温度的校园环境。将学校变成一所充满人文关怀和学术氛围的优质学校。

会议最后,高局长鼓励大家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共同书写高新教育的新篇章。相信在他的引领下,高新教育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