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初冬,月满华章,为加速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推动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习潜能,强化研究精神,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与海川中学于2024年12月3日至4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教师沙龙。此次沙龙聚焦高一鸣部长构建的“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分享实践心得,鼓励创新思维,并深入探讨教育新技术的应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12月3日:文科组青年教师分享
文科组的青年教师们率先登场,他们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分享了“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心得。
语文组的李娟、刘聪和何艳娇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对“导学用大课堂”的理解与实践。李娟老师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班内具体学生的成绩变化,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她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刘聪老师则指出“教师要从灌输者变为点燃者,学生要从接受者变为探索者”,他强调在课堂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完善学生展示环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探索知识的舞台。何艳娇老师则着重探讨了课堂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她认为问题的适切性至关重要,应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英语组的安妮老师分享了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心得。她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是“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帮助学生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树立自信心。此外,她还分享了bounce ballsPad朗读神器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创新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政治组的王晓蓉老师结合“导学用大课堂”的教学流程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师要先把问题抛出,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补充,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碰撞之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提升
地理组的张金明老师则分享了他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用大课堂”模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还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与发现中不断成长。
文科组青年教师分享结束后,郭连军主任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高度评价了青年教师的分享内容,并建议青年教师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学会教学管理,以更好地适应“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12月4日:理科组青年教师分享
理科组的青年教师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导学用大课堂”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心得。
数学组的王晶老师分享了如何在“导学用大课堂”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认为,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随后数学组的张志杰老师,结合“导学用大课堂”模式下的集备和个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强调了分层教学及教师指导的重要性
化学组的许钧老师则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分享了如何在“导学用大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他强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物理组的范寒煦老师分享了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用大课堂”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规律,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成长。
体育组的张冬莅老师则分享了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用大课堂”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健康意识。
理科组青年教师分享结束后,邵天龙校长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高度评价了青年教师的分享内容,并鼓励青年教师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模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青年教师沙龙不仅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和海川中学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