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济南高新区 “学校文化建设和成果提升年” 项目第二次推进会于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海川中学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汇聚各方教育力量,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与成果提升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部长讲话,引领教育理念迭代升级
教育文体部党组书记、部长高一鸣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高一鸣部长以《三自教育:普通中学教育整体变革 15 年的创新实践》为题,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谈及起源,15 年前教育环境严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匮乏,被动学习现象普遍。在此背景下,“三自教育” 理念诞生,旨在赋予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发展的能力。从个别班级试点起步,历经无数次实践与调整,逐步推广至全校,进而影响区域内多所学校。期间,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融入实践活动,如组织社区调研项目,让学生自主组队、设计方案、收集分析数据,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在成果提炼与提升上,随着 “三自教育” 的推进,提炼成果尤为关键。经长期观察研究,已梳理出完整教育模式。学生从日常行为到课堂表现,从学业成绩到综合素养,都因 “三自教育” 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升,引入先进教育技术,借助大数据分析学习轨迹,精准定位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同时,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理念,迭代升级 “三自教育”,使其紧跟时代步伐。
校长讲话,阐释校园文化新内涵
高新实验中学王慧卿校长在会上就学校文化建设作重要报告。王校长指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师生精神滋养意义重大。她以学校 60 年历史为深厚文化建设背景,精准切入学校现存问题,明确打造有温度、受百姓欢迎的优质品牌学校目标,逐步构建起 “志行合一,和合共生” 的 “志和” 文化。在文化建设步骤方面,王校长强调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探索,深入纵向发展,以实现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学校不断完善并整理成册;精神文化建设则从一训三风、精神图谱等方面着手阐释,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清晰的行动路径。
专家讲堂,助力文化成果提炼转换
会上,教育智库专家曾继耘教授、李文军院长等也对学校文化建设和成果提炼提出专业建议。曾继耘教授指出成果文字表述需精简以契合申报要求,成果框架应进一步调整,强调提炼成果过程对学校自我进步的重要性。李文军院长强调学校和教师应坚定对自身凝练成果的自信,专家旨在拨正和提升,助力学校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成果题目与内容。教研室李继冶主任讲解集体备课价值意义:一是聚智,提供规范路径,促多人交流升华;二是营造氛围,助力新人成长与团队发展;三是深挖内涵,集体攻克重难点;四是便于管理,利于全区统一把控;五是拓展空间,留痕比较促成长。
经验分享,共促多元教育成果交流
会议期间,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春秀小学、遥墙中学、泰和小学、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正博小学等校领导也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教学成果提炼、文化建设、集体备课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引发与会人员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从此次推进会中收获颇丰,对学校文化建设和成果提炼有了更深刻理解,获得众多宝贵经验与启示。
工作部署,推动项目落地与质量提升
会议尾声,教育文体部对后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各学校依据会议精神,梳理完善自身文化建设和成果提炼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智库将强化对各学校的指导支持,定期组织专家诊断评估,助力学校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此次推进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济南高新区 “学校文化建设和成果提升年” 项目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海川中学等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各学校共同推动区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造优质教育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