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学校荣誉

大众日报刊发我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报道

     2016年4月7日,山东省最具权威性、指导性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在11版刊发署名王原的文章《PAD教学:能否实现“弯道超车”?——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信息化教改先行探路。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PAD教学:能否实现“弯道超车”?——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信息化教改先行探路》。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崭新的前沿教学模式。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在省会率先将PAD(电子书包)教学这种模式成功应用到教学当中,成为全市教学信息化改革中的“先行者”。该校借鉴省外先进学校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环境,通过不断教研逐渐形成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特色教学模式。

    抢抓PAD教学先机
  早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就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而高中阶段引进信息化教学技术,打造翻转课堂,需要学校自身拥有较强的软硬件教学基础。
  据了解,在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改革前沿地区,部分学校通过开展PAD教学实验取得了信息化教学显著成果。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的教学团队非常希望借助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形成学校独有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引进PAD教学深化课堂改革进入议程后,成了学校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绝佳机会。2014年,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率先启动了PAD教学实验,通过推动PAD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相对接,逐渐形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教学模式。
    “三步走”推进教学实验
  为了尽快找准方向,将PAD教学技术吃透,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将整个教育信息化教研进程分为筹备、实施、调整完善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从2014年10月开始,历时三个月的筹备,该校对四个实验班教室进行了装备,安装调试无线网络系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动员组建实验班;开展教学云平台研发、测试;对教师进行I-Class项目培训;还组织实验班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实地观摩学习。
  进入实施阶段,实验班开始PAD教学,在此阶段,合作研发单位紧密跟进,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不断改进技术支持系统;实验班教师相互听课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学校教学干部和督导室跟进听课,提出改进意见、建议。2015年2月,实验班初步形成了PAD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模式,并以此为研究课题,向省教科所申报了课题研究立项,实现教学实验和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如今PAD教学项目经过紧张有序的开展终于进入调整完善阶段,高新区实验中学搭建的I-Class课堂终于初见成效,随着日臻完善,教学效益将日益凸显。
    信息化教改仍需细打磨
  何谓PAD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据该校教导副主任、级部主任臧玉国介绍,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全面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以问题解决为主线,采用课前微课自学和课内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认知冲突和观点碰撞,达成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从而高品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臧玉国表示,PAD技术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模式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基于对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课堂变革现状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行总结性研究和前瞻性思考而提出的。它借鉴和融合了先进学校的经验,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PAD课堂实验总体开展情况良好。使用PAD助学,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优势,如“在线自测”,可即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再如“主观题拍照上传”,便于教师了解和展示学生答题情况,有利于解决“板演”的时空局限。
  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说到这个项目的成功,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魏庆峰认为,这项PAD课堂实验可能还需要再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打磨。但一个通过引进吸收而探索出了的全新特色教学模式无疑给济南乃至山东省的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带来了一些新启示,如何让信息化技术真正走进课堂,只有找准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量体裁衣”。



-----转载自大众日报20160407第11版




上一篇:高新区实验中学大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有力宣示团队力量
下一篇:高新区实验中学春季高考班厉兵秣马备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