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学校荣誉

2021-32济南高新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济南高新区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高新技术产

局文

开发区管委

 

 

济高教字〔202132

 

济南高新区教育体育

关于印发《济南高新区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的通知

 

部门属各学校(幼儿园)

济南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济南高新区教育体育

                         2021年1013

 

 

 

 

  

“十三五”期间,按照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我区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就,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快速增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取得重大进展,高中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前教育。2017年以来,新开办幼儿园30余所,其中公办园17所,全区注册幼儿园总数达106所,在园幼儿2万余人,幼儿教师2000多人。其中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02所,普惠率由“十二五”时期的46%提升至96%,位居全市第四;已经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教质量普遍提高。

义务教育。新建并投入学校10所,目前小学25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教师总数达到2400余人,在校生总数达3万人,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短板基本解决。引进山大附中、山师附小、山师基础教育、北师大、省实验小学、济南外国语等6个教育集团到高新区联合办学,自主成立了三大品牌的教育集团,实现了强弱联合,以强带弱,促进了均衡发展;新优教育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11所学校通过济南市新优学校验收,涌现出一批优质品牌学校,如第一实验学校、东城逸家中学、东城逸家小学、海川中学、科航路学校、黄金谷学校、遥墙中学等。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取得突出成绩,初中学业水平连续3年大幅度提升,由全市末位跃居全市前茅。

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3所,包括新办托马斯国际高中和民办海川高中。高新区实验中学大力推行“三自教育”,通过济南市特色学校验收,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济南市高考成绩唯一连续五年大幅度提升的学校。

服务“双招双引”,2018年建成济南市第一所国际学校——托马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托马斯实验学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招生。

“十三五”期间,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师队伍规模、素质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得到全面深化,《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改革案例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服务师生实现五个100%,即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餐服务覆盖率100%;义务教育免费校服覆盖率100%;偏远地区校车服务覆盖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覆盖率100%;全区学校家长满意度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高新教育发展实现了新跨越,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引擎”,为“十四五”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区域教育发展体系,完成“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质均衡教育发展”“教研强区绿色质量”“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四个高地建设,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形成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济南高新现象。主要目标:

教育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规模与城市人口发展,学位需求相适应,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大,终身教育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需求。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均等。有效建立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适应社会各群体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人有所学,学有优教。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保障驻区企业员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适龄青少年能够平等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教育引领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对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适应市民终身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依法、足额、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校园安全、教师编制,教师待遇得到优先保障。教育队伍专业化、教育信息化优势进一步增强,建设“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加强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建设,坚决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教育公平,高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及特殊教育,确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全区公办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总数55%,所有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确保适龄儿童公平、顺利入园,着力保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支持集团化办园改革,促进园所均衡发展。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持续选聘公办教师,大力推进“以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模式改革,克服“小学化”倾向,让所有儿童的健康成长。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聚焦民生热点,结合济南高新区城市空间布局、人口分布特点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十四五”期间新建中小学50,确保入住高新区企业职工随迁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高新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通过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特别是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3.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持续发展。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国际教育协调发展,发挥普通高中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加快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办学规模。2023年完成校区扩建,容纳在校生3000人。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优化高中教师队伍,3年内完成教师总量30%的换岗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深化三自教育改革,强化导学用大课堂的育人功能,持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4.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适应人才战略,打造齐鲁国际会客厅和国际人才港。高新区职业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提供更多人力资源保障。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统筹,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行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指导,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劳动价值观,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

针对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融合度。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行业企业评价转化。

5.终身教育广泛开展。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发展教育培训服务,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立职前和职后教育相互融合、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调动全社会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促进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构建社会化、信息化、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使城乡劳动力和社区各类人群都能得到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服务。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加强老年教育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继续教育需求。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1.推行学区制改革。研究探索学区制管理,把全区划分为1个高中学区、4个义务教育学区、4个学前教育学区。加强教研协作和集体研备,学区各年级各学科确定集体教研时间,共同研究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间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2.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实行校长、园长竞聘制。全区公办中小学校长、公办幼儿园园长采取竞聘、公开招聘方式产生。

3.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实施教师与学校“双向选择”聘任工作,建立教师准入、退出、转岗、交流等机制。

4.优化KPI考核改革。坚持教育评价从教育本质出发,持续优化KPI考核指标设置,引进第三方评估,让教育评价更加客观、科学。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重新核定学校绩效工资职级等次,提高偏远校区基本工资标准差,建立薪酬定期调整机制。调整各学段绩效标准。

5.深化财务资产管理改革。强化学校一级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财务业务培训,优化财务人员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定期进行财务管理自查与审计,保证财务管理的统一性、连贯性,确保财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加强下属学校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定期开展学校资产管理督导检查,促进学校资产管理规范化。强化学校作为一级预算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制,监督落实学校固定资产独立记账、使用、维护、保管等权力和职责。推动学校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保障学校固定资产安全。

6.实施学校扁平化管理。学校内部实行年级管理实体制,原有的教育、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淡化行政管理职能,突出服务与协调职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通过扁平化管理,实现责、权、利统一,增强执行力,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7.推行第三方评价。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组织针对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自我教育、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建设、安全工作等专项督导评价活动。组织年度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        

(四)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使全体教师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秉持“态度第一,业务第二”的理念,大力培育教师敬业精神,强化教师服务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职业成长,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濡染教师灵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实现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定期评选各级各类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

2.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新教师选聘。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深入推进“强师兴教”战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教学骨干和高级教育管理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功能优势,利用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定向、专项进行人才招揽。持续面向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改革选拔模式,提高选拔质量。

3.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包括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制度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等。积极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新思路、新方式,形成教师“自主培训、自我进修、自觉成长”的“三自培训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课题为引领,校本培训为主体,校外培训为辅,采取项目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外培训主要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到高校学习进修,到教育发达地区和名校挂职锻炼。5年内组织教师全员外出学习不少于两轮。

4.加强管理梯队建设。坚持“突出重点、持续培养、全面锻炼”的原则,切实加强幼儿园、中小学领导干部梯队建设,通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专家引领、青蓝结对等方式,加速领导干部成长,建立管理干部人才储备库,形成“培养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的孵化新模式。加强干部交流,通过干部交流、多岗锻炼等方式,培养孵化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管理干部,并及时大胆提拔使用。

5.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以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为基本梯队,通过名师工程,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专家和名师团队;通过名校长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卓越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成立“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给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平台;发挥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名校长梯队建设,为高新区教育优质均衡和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1.建设全区教育云平台。建设全区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校、千兆到桌面。建设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提升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广大师生切身利益。

2.建构智慧校园。加强终端建设、网络建设、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升级校园网络,保障校内资源与应用的高速访问。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建设校园物联网,推动安防视频终端、环境感知装置等设备联网。

3.学校管理智慧化。深化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动全区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管理智慧化,普及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等新形式。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开发教师能力评估应用,实现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经历,改变以单一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模式,客观分析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支撑各年级、班级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积极探索推行规模化在线考试、无纸化考试。

4.教育教学智慧化。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推动“三个课堂”等应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创新信息化评价工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教研科研智慧化。开发教研支撑应用,开展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发教师培训应用,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

6.教育服务智慧化。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以及各种个性化资源,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分步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通过平台模式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探索。利用智能技术开发自动化办事应用,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六)全面提高绿色教育质量

1.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强化体育锻炼,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

2.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创新国家课程实施路径。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推进课程融合。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和劳动教育,创设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爱好、特长,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范式。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学习规律、课程标准和中高考命题规律,精简优化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高效课堂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流程,充分体现问题引领、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深度理解、学以致用的基本要求;强化集体备课的过程监控与评价,调动教师全体参与,凝聚群体智慧,打造成熟的学科样板课;通过示范引领、评价导向和及时激励,促成全员达标,实现高效课堂模式的全面覆盖。

4.做好“双减”工作。贯彻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整合学校、社会、家长等各方力量,做好延时服务,落实“双减”工作,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实施强校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涵。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力开展班级自我管理竞赛和小组学习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6.推进教育科研。教体办印发《教育科研课题指南》,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对学校申报的重要教育科研课题实行项目制管理,从立项论证、组织实施、鉴定结题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和评估,保证科研项目扎实推进,做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倡学校开展小微课题研究、实践性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局面。定期举行全区科研创新大会,对教育科研成果实施奖励。

7.改革教学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增值评价和捆绑评价,做到及时评价激励,持续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8.创新学校文化。建设高品位的物质环境文化,丰富生态文化、励志启智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内涵,落实环境育人;完善制度文化,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制定激励性规章制度,形成发展性奖惩激励机制;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凝练学校办学理念、一训三风、教育目标、发展愿景,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督导评估与经验交流,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创新。

9.促进家校合作。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论坛、家访制度、家长开放日和“家长进校月”等各种平台,促进家校交流和沟通,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子理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法,营造家校共同育人机制和良好氛围,使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通力合作的关系,实现良好的家校共育局面。

(七)扩大教育开放

1.走出去。分期分批组织教体办干部、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进修,到名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挂职锻炼,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交流。鼓励名师名校长著书立说,外出讲学,参加各种学术团体以及各种教育教学竞赛。鼓励学校积极参加国内著名教育团体、机构和教育名家组织的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实验项目。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到国外考察学习,拓展视野,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2.请进来。经常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名师来高新区讲学指导;通过政府采购引进国内顶尖水平教育研究院,组建高新教育发展智库,选用高水平专家小组进驻高新区,做好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课题指导、成果转化、教育评价、教育督导等工作,引领高新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3.举办教育论坛和改革现场会。定期举办高新教育论坛,为全体校长和名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邀请区内区外、国内国外的教育名家聚集高新区,开展教育争鸣,共商教育改革大计。适时召开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促进学校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总结提升改革成果。

4.创立高新教育联盟。积极联络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牵头成立“全国高新教育联盟”,定期召开年会和专题研讨会,探讨全国高新区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交流教育改革创新经验,互相借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领导小组,教育党委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工作落实。

(二)加强经费保障

针对六大任务和相关改革举措,各专项工作组做好财务预算,教体办及时向发展保障部和管委会提出预算申请,争取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并加强资金收支管理,切实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强工作协同

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对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与年度计划和各级教育规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精心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跟踪监测,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教育宣传

由教研室主持,每月编印一期《教育强区战略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全区重要教育活动情况,介绍各校改革创新的最新动态。定期举办向媒体和社会开放的“高新教育论坛”,为名师、名校长提供展示交流思想与成果的平台。促进全区教育系统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激发改革斗志。

(五)加强督导落实

委托教育智库组织,对六大工作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相结合,过程性督导和终结性督导相结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

 

 

 

 

 

 

 

济南高新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11013日印发


上一篇:2021-33济南高新区关于四个教育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山东省安全督查“八个方面”和“六个一”